服务
案例
柑橘果实品鉴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解析
发布时间: 2019-01-09  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浏览:3842 次

说到柑橘,给予我们大多人的印象无异于囫囵吞枣的把它吃下去,个中味道浅尝辄止,甚至有时只是为了简单的填饱肚子或消遣罢了!仔细琢磨,认真品尝的人会注意它的外观和内在口感,这就是我们说的果实品质。果实品质划分为感官属性和生化属性两方面,感官属性由人们通过视觉、嗅觉、触觉、味觉等给人的一种认识,包括外观品质所涉及的果实大小(纵径×横径)、果皮厚度、形状、色泽、表面缺陷(如风害、磨损、锈斑)以及酸、甜、苦、涩味道,咀嚼时所感受果实硬度、果肉脆度,可食率和化渣率等。生化属性指果实中含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物质的多少,包括果实色素、VC、氨基酸和矿物质等。

果实象征着人们的收获,其品质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比较多,包括遗传因素(杂交亲本)、外在环境条件(气候、海拔、土质等)、栽培管理措施(灌溉、水肥、修剪、采收、砧木等)以及果品包装和运输等,为此果实孕育是个比较复杂的农业系统工程。

通过本篇文章阐述柑橘果实品鉴,结合实际种植管理、农事操作等解析果品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机理。

关键词:柑橘、果实品鉴、作用机理、影响因素。


1. 柑橘果实品鉴指标及其作用机理。

通常情况,我们衡量果实品质优劣是通过其口感来判断的,无论是农贸市场、小摊小贩、水果店的购买,一般都会有品尝的样品,然而并非所有人的口感均一致,不同地方人群有不同喜好,有的人喜欢偏酸的,有的人喜欢偏甜的,即使同一果实不同的人其味觉灵敏度也不同。因此判断果实品质好坏,我们应建立一个可量化的品鉴标准体系,下面我们先来认识有关果实品鉴指标及作用机理:

1、感官品鉴指标

①外观:果实大小(纵径×横径)、果面光滑度(油包大小)、果实色泽。


纵径测量

横径测量

橙红色,油胞光滑。

橙黄色,油胞粗大。

②可食率:可食部分与总量的百分比。

③化渣率:入口后能化渣部分与食用部分百分比。

④可溶性固形物(糖度): 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,包括单糖、双糖,多糖(除淀粉,纤维素、几丁质、半纤维素不溶于水),常见有葡萄糖、果糖、麦芽糖和蔗糖,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以衡量水果成熟情况,以便确定采摘时间。

⑤总糖(以葡萄糖计/以蔗糖计):即总的可溶性固形物,常见的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,果糖,戊糖,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(水解为1分子葡萄糖+1分子果糖),麦芽糖(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)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(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),为此总糖包含以某种糖计(如葡萄糖计)的可溶性固形物。

⑥总酸(以柠檬酸计): 果实中含有多种有机酸,总酸度测定结果通常以样品含量最多的那种有机酸计算结果来表示。而不同果实其主要有机酸成分不同,其折算系数亦不同,如苹果酸,折算系数为K=0.067,主要果实为苹果、梨、桃、杏子、李子、番茄、莴苣;酒石酸,折算系数为K=0.075,主要果实为葡萄;柠檬酸,折算系数为K=0.070,果实为柑橘类;为此柑橘类水果总酸进行滴定法测定时,应以柠檬酸计。实验室果品滴定法测量总酸度计算公式如下:

式中:C-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,mol/L;

V-滴定消耗标准NaOH溶液体积,mL;
m-样品质量或体积,g或mL;
V0-样品稀释液总体积,mL;
V1-滴定时吸取的样液体积,mL;
K-折算系数,即1 mmol NaOH相当于主要酸的克数。


某基地柑橘果实进入转色期检测报告如下图所示:

      结果对比如下:


      变化趋势如下:

      从图中可看出试验地块(全程水肥一体化)果实品质各项指标相对优于对照组(低海拔和高海拔),特别是总糖、维生素C、总氨基酸含量比较明显。

某糖酸一体机测试如下:

测试值含义说明:

Brix%(糖度): 代表100g蔗糖溶液中蔗糖的重量,重量百分比,测试的是溶液中总的可溶性固形物,即总糖浓度。

Acid(酸度):采用电导率的原理测试酸,测试的是样品中的总酸,并转化成柠檬酸(柑橘类)、酒石酸(葡萄)、苹果酸(苹果)浓度。


1.1.1 柑橘果实糖分、有机酸作用机理。

柑橘果实糖分(糖度)和有机酸(酸度)是果实品质、风味判断的重要指标,是决定水果分级、成熟度、口感评价、商品价等的重要依据,为此弄清楚柑橘果实糖分、有机酸形成或积累的作用机理极为重要。

柑橘果实中的糖分主要由叶片(源叶)光合作用在叶片中合成同化产物后运输到达果实,果实汁胞中积累的可溶性糖绝大部分是蔗糖、葡萄糖和果糖,而这三种糖分的口感甜度不同,果糖甜度最高,是蔗糖的1.73倍,是葡萄糖的2.7倍(甜度:果糖>蔗糖>葡萄糖),为此不同糖分种类及其比例决定果实特有的甜度和风味。柑橘糖分运输的主要形式是蔗糖,其合成在细胞质内进行,随后进入汁胞并储藏于液泡内。一般果实糖分积累始于果实膨大期,成熟时以积累可溶性糖为主。不同柑橘品种,果实汁胞成熟时积累可溶性糖不同,如宽皮类柑橘以积累蔗糖为主,甜莱檬和夏橙以积累己糖(葡萄糖+果糖)为主。

柑橘果实酸含量对果实风味、贮藏和耐运输性以及市场可接受程度具有重要影响,根据可滴定酸含量不同,可分为高酸品种(>1.5%)、中酸品种(0.5%—1.5%)和低酸品种(<0.5%)。柑橘果实有机酸积累的来源与糖分来源不同,主要在果肉汁胞中合成,贮藏于液泡中。成熟时期,多数品种柑橘果实汁胞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,其次是苹果酸和奎尼酸,如橙类(脐橙、冰糖橙、柳橙、纽荷尔脐橙等)和宽皮柑橘类(温州蜜柑、椪柑、沃柑、不知火、默科特、爱媛38、砂糖橘等);低酸或无酸类型果汁以苹果酸为主,如甜莱蒙、暗柳甜橙等。


1.2 生化品鉴指标:

①果实色素:柑橘花和果实的颜色主要由水溶性色素(类黄酮、甜菜色素)和脂溶性色素(类胡萝卜素、叶绿素)决定:


②氨基酸:果实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、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,如苏氨酸、赖氨酸、缬氨酸、苯丙氨酸、组氨酸、谷氨酸等。

③VC: 维生素C,又叫L-抗坏血酸,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,缺乏它可引起坏血病。


1.2.1 柑橘果实主要色素作用机理

柑橘果实未成熟时,积累大量叶绿素,类胡萝卜素的颜色被叶绿素掩盖使果皮呈深绿色,果肉呈淡绿色;果实成熟后,叶绿素降解,主要含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,使果皮大多呈黄色,橙黄色或橙红色,果肉呈橙黄色、淡黄色或橙红色。在大多数柑橘果皮和果肉中,其橙黄色、橙红色、粉红色或红色主要由类胡萝卜素的大量积累所致,而血橙是仅有的以花青苷着色为主的柑橘品系。

类胡萝卜素可在植物中的绿色和非绿色部位合成和积累,类胡萝卜素中胡萝卜素类不含氧原子,分子式为C40H56,叶黄素含有两个氧原子,分子式为C40H56O2。类黄酮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,主链上经一系列酶解反应(查耳酮合成酶、查耳酮异构酶、黄烷酮3-羟化酶、黄烷酮醇4-还原酶等),进一步形成花色素和花青苷。花色素或花青素是2-苯基苯并吡喃( )的衍生物,而花青苷则是花色素的糖基、酰基或甲基的取代物,花色素的右侧苯环羟基取代不同,花色素可分为天竺葵色素(呈砖红色)、矢车菊色素(呈紫红色)和飞燕草色素。


2.  果实品质影响因素分析

影响柑橘果实品质因素比较多,除了品种特性(先天的遗传因素),还有外在因素影响(后天的生长环境),外在因素诸如生长环境、肥水管理、农事操作以及果实采收后的包装,运输等。了解影响柑橘果实品质因素,做到及时调控,方能保证柑橘果实成熟时最佳口感和风味,即保证果实合理糖酸比、化渣率、离皮性等。


2.1 环境因素

柑橘在生长过程中,环境因素应是首要考虑的问题,因为生长环境大多是客观的、不可调控的。比如当地气候问题:包括海拔(经纬度)、年降雨量、空气温湿度、日照时长、昼夜温差、土质类型、光质等。

如光照对果实成熟期糖分积累的影响,同一株树,不同部位果实受光照强度不同,一般树冠的上中下部光照强度依次减弱,外围光照量比内堂光照量大,故上部果实和外围果实较先成熟,为了保证同批果实口感均一性,一般分批采摘时先采上部和外围果实。



2.2 栽培管理措施

①砧木选择:一般柑橘砧木选择有枳、枳壳、红橘、香橙等,不同栽培环境应选不同砧木做嫁接。如广西的水位高,湿度大,一般选枳壳做砧木,云南高原特色地区,特别是高原山区风大水位低,一般选择香橙砧做嫁接,当然嫁接砧木选择还考虑其他因素,比如砧木的抗病性、亲和性。

积壳砧木

②肥水管理:肥水管理是果实糖分、有机酸、矿物质、VC及氨基酸积累的重要因素,合理的用肥配方、施肥方式是果实营养正常供给的关键。



土壤渗透范围测量

(纵向渗透+横向渗透+深度渗透)

土壤温湿度测量


通过实地测量,准确把握好施肥时间和频次,使肥液能够通过质流和扩散快速渗透到根系主要分布层,以保证给作物高效提供水分和养分。


③修剪

个人认为修剪是种植管理中最重要的农事操作之一,因为修剪的好坏意味着来年的挂果量(合理叶果比)、挂果的部位、通光透气性、果实营养供给等。 

通常的修剪方法有抹芽放梢、摘心、短剪、疏剪、回缩剪等。根据柑橘不同树龄、不同生长时期,修剪方式有所差异,结合二十四节令(气候条件)安排修剪,做到合理叶果比(沃柑一般50叶:1果,冰糖橙一般40叶:1果),枝条错落有致,通风透光,避免过多太阳果,统一放梢,预定来年挂果母枝及挂果部位。


2.3 采收与保鲜

从种植终端到消费者口中,时间差及保鲜措施也会导致果实品质变味。果实在运输过程中有自熟功能,所以采收茬口一定要把握好,选择恰当采收时期(成熟度)及保鲜措施(冷链物流、保鲜膜、缓冲塑料等),以保证到不同消费者群体手中果实品质最佳。

分享到:

新浪微博

腾讯微博

QQ空间

豆瓣网

QQ好友

上一篇: 云南高原农业绿色果蔬品鉴

下一篇: